有多位读者跟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帮后台报料:最近,水果店的水果感觉特别贵:“一只西瓜花了100块,2个桃子30块。”
为什么水果这么贵?
接地气的实用技术让果树“更坚强”。以往暮春时节,倒春寒一来,果农就要通宵达旦守在地里,“挖坑熏烟”防止果树受冻。如今,一款“摩托式烟雾发生器”解决了难题。“果沼畜”循环模式加快推广,苹果走上绿色高品质发展之路。
加盟商们也在迷茫。就像陈哲说的,“没有一个加盟商,会希望蜜雪冰城上市”。上市,意味着更多竞争者,市场只会越来越小。他和王韬算是赶上了扩张期,只是不知道,在茶饮激烈竞争的将来,在2万家门店的抛物曲线前方,留给未来加入者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加盟商赚不到钱,蜜雪冰城的品牌又将如何维持?
甜啦啦方面认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在确保降本增效、门店复利运营与跑马圈地并驾齐驱,这对品牌势能、内部能力要求会更强,比如研发的创新、产品的迭代、运营的效率、供应链的优势等,新茶饮品牌破万店的难点是多维度的。
更多时候,加盟商们根本不会离开店里。因为出错成本太大,运货、备餐、出餐、卫生,每一步都不敢掉以轻心,陈哲和王韬都告诉我,“店员不可信,一离开就会出问题”。蜜雪冰城与加盟商有三年续约协议,问题过多,总部有权不与加盟商续约。2020年刚开店,王韬一天得花十几个小时在店里,从早上八点多到凌晨两三点打扫完卫生才离店,一天能睡5个小时都很难得。到后来,王韬的妈妈干脆放弃打牌,也来店里照看。门店没有座位,如果不在后厨帮忙,两人就在门口站着,一站就是一天。
比如「爱干净,住汉庭」、「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烘焙选立高,款款都畅销」、「敢说0甲醛,铺好就能搬」。
广东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水果。数据显示,今年广东荔枝预计总产量可达126.89万吨。果大肉厚味甜的妃子笑,嫩滑清甜核小的糯米糍,果壳薄脆、果肉甘甜的桂味……在新消费的浪潮下,眼花缭乱的荔枝品类,哪一种是今年荔枝界的爆款?在近几个月的疫情形势影响下,这些荔枝是否仍能以最新鲜的姿态被及时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上?
在6月初举行的2022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透露,从品种分布上看,今年广东大宗荔枝品种妃子笑、黑叶、桂味、白糖罂、白蜡、怀枝等六个品种产量合计占荔枝总产量的86.19%。其中,妃子笑比2021年增产10.1%,白糖罂增产3.2%,白蜡增产3.5%,桂味减产53.4%,怀枝减产21.7%。桂味大幅减产,预期对荔枝销售价格会拉动上行。
报告显示,近三年,京东荔枝销售交易额复合增长同比超过40%;客单价逐年提升,每年分别提升10%、20%、124.5%。尽管荔枝销售整体依然以线下渠道为主,但是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占比为8%,预计2022年占比达10%。
事实上,每年都有大量荔枝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主产区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从地域维度看,今年荔枝销量最大的十大城市分别是上海、邯郸、青岛、北京、成都、广州、杭州、保定、深圳、苏州、重庆。其中,荔枝销量增长最大的城市是上海,长三角地区城市在销量十大城市中占比1/3,已经成为两广等产区外,最大的荔枝消费市场。
小小的荔枝还是“出海”的网红。来自海关数据显示,5月以来(截至5月25日),广东水果主要出口口岸深圳海关共验放出口荔枝2115吨,输往新加坡、加拿大、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5.6%。
为了最大程度保鲜,冷链是荔枝运输的“标配”。周华龙告诉南都记者,以往荔枝运输多靠空运,但疫情等因素影响,航空资源有限,时刻难获取,物流成本高。现在荔枝销量逐年增长,借助京东物流的产地直发模式,可以灵活采用冷链陆运,摊薄成本。“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华南的荔枝早上采摘,基本当天晚上即能送到目的地前置仓,第二天就可以上架七鲜超市等生鲜门店销售。”
“这些年,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一些消费者认为,罐头保质期长一定是因为添加了大量防腐剂,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误区。罐头食品不需要添加防腐剂,而是采用热力杀菌和密封工艺,达到商业无菌和真空保存,保证食物的色、香、味。”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有千说。
不过,无需防腐剂防腐,并不意味着所有罐头食品都不含防腐剂,个别罐头产品因为工艺需要或者其他原料的带入,也会含有一些防腐剂。刘有千说:“比如有些肉类罐头会使用亚硝酸盐作辅料,以丰富风味、色泽,这些辅料产品中若含有防腐剂,就可能会导致罐头产品检测出防腐剂。”
比如要表达企业的战略?还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差异点?还是解决消费者体验场景的问题?
有物流界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受疫情影响,大批量生鲜产品销售从线下转到线上,加速了农产品向电商渗透、线上出货增多,市场对物流快递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生鲜电商市场快速发展,伴随产地直发、前置仓到门等模式的流行,生鲜配送也考验着物流企业的冷链运输、包装、品控等一系列能力。
那时连锁奶茶市场才刚有个苗头,远在广东的喜茶还叫皇茶,一点点带起的台湾奶茶风刚开始在一线城市走红,小镇还是本地奶茶的天下。一家古茗碰巧开在王韬自家楼下,他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楼下排队的人流量。后来经营古茗的夫妻俩要回福建老家,贴出转让牌,王韬一打听,至少要50万。
第二天,对方又来了一个电话,愿意掏60万,其中包括赔付给王韬的双倍10万定金。60万,在当时已经等于镇子一套三居室的价格。好在合同已经签了,顾虑到在镇子里的信誉,老板最终把店转让给了王韬。
王韬后来知道,当晚打电话给老板加价的人不止一位,相比80万的瑞幸和50万的古茗,蜜雪冰城已经是最接地气的茶饮生意。那段时间小镇茶饮竞争激烈,有人为了抢占奶茶店的先机,甚至违规匆忙开业。当时镇上第一家一点点奶茶开张,王韬妈妈还随了份子钱,结果之后的一个月,这家奶茶店的门帘再也没掀开过。“那家店的老板,内部培训都没通过,竟然就偷偷开业了,被总部下令闭店。”
蜜雪冰城,这个从刨冰摊起家的草根企业借助加盟模式,截至2022年一季度,已经在中国开了22276家门店,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雪王用自己强大的供应链、运输链以及标准化的管理,牢牢把控自己的帝国。
河流将小镇一分为二,桥,是小镇最核心的地带。一个懒洋洋的中介知道有人要租商铺,一听是桥头,立刻提起精神,“桥头啊,那可贵了”。
周六,人们在低矮的电线下穿行,学生、小镇外来工人以及对奶茶并不讲究的人群,会走进蜜雪冰城买上一杯。当然,中年人也不例外,毕竟旁边还有个大型菜市场。19岁的唐媛最怕遇上来买奶茶的中年女人。她是本地人,头发短到遮不住耳朵,高中辍学后辗转在镇子里的奶茶店打工,曾在蜜雪冰城当店员。
主题曲活动高峰期,从王韬的收银台开始,队伍挤到了马路对面。再加上免费送冰淇淋的噱头,人更多了,5米宽的马路被队伍生生截断,电动车和人群挤成一团。第二天,王韬不得不取消了活动,“赚钱的生意都来不及做,更别说免费的了”。但那次活动后,蜜雪冰城的知名度在小镇彻底打响,“路上3岁小孩都会唱蜜雪冰城甜蜜蜜”。
蜜雪冰城并不从加盟商的收益里抽成,做的是原料生意。据招股书数据,2021年蜜雪冰城取得的103.5亿元营业收入中,食材和包装材料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 87.08%。统一原料、统一售价,这也意味着,所有蜜雪冰城加盟商共享同一利润。在福建开蜜雪冰城的陈哲告诉我,蜜雪冰城扣除原料的利润估计在50%,以他的店铺为例,要是再减去人力、店租成本,纯利润大约在25%至30%左右。
招人的问题在小镇更加困难。小镇人情大于规则,因为两人的妈妈彼此是朋友,打声招呼,合同都没签,唐媛第二天就到了王韬店里工作,平日见面就喊他一声“哥”。19岁的唐媛并不懂人情世故,有一回和同事吵架,放下奶茶,摔了帽子就走。在这个小镇女孩眼里,3500元一个月的工作到处能找,最关键的是“不能心累”。
为了选个稳定的好苗子,王韬后来一口气招了10个员工,其中不乏临时工。十平米的店里,人和人几乎都要贴脸相对,但最后,面对重复、机械的工作,没有一人能留下。现在他的微信好友申请里还会有人询问,是否要暑假工,他直接忽略,“真是招人招怕了”。店员和店主的矛盾也在发生,陈哲经常能在监控里听到,店员们私下议论他,话题无非绕不开“抠门”“不讲人情”之类。
限制还不仅如此。王韬目前开在镇子里的蜜雪冰城门宽只有2米8,这种小店取完即走,十分灵活。疫情期间,他全凭小店优势,还能半拉着门帘做些外卖生意。如今,这种体量的小店在总部已经难以通过审核,“现在得开大店,转角位置,有座位的大店”。
王韬所在的小镇有其特殊性,它位于全国GDP排名第四的浙江省,人口密集,经济活跃,许多家族里的祖父辈都有外地闯荡的经历,当地人的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王韬现在经常想,小镇会不会出现第三家蜜雪冰城呢?如果有了第三家,留给自己的市场还有多少?从今年过后,他想找一个靠谱的店长,自己也能脱身去杭州做其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