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加盟的坑 坑土豆香煎嫩豆腐香肠

2024-07-13 21:54:40
加盟网(原中国加盟网) > 加盟排名 > 预制菜加盟的坑 坑土豆香煎嫩豆腐香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预制菜加盟的坑,以及坑土豆香煎嫩豆腐香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趣店的预制菜生意黄了,还需继续为它的原罪买单

两月前,趣店CEO罗敏用“直升机撒钱”这样的方式,为预制菜生意带来了一个几乎堪称梦幻的开局。只可惜,趣店的“原罪”让他的意图落空了,自8月末趣店在抖音的直播间就已处于“停机”状态。如今随着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发布,也已宣告趣店在预制菜赛道再创业的尝试破灭。

这份财报中所呈现的,俨然是趣店已处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状态。其该季度营收为1.054亿元人民币(后续均为该货币单位)、同比下滑74.4%,净亏损6130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为盈利2.7亿元,其中该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更是2021年第二季度的2910万元增加到5320万元、增加了82.6%。对此趣店方面解释称,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与预制菜相关的营销费用增加。

考虑到趣店传统主营业务现金贷仅贡献了660万的营收,显然也使得断尾求生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必选项。趣店方面在这份财报中明确表示,公司根据对当前市场状况的评估,决定削减预制菜项目投入,将采取裁员、终止供应商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并且随着业务的精简,预计将产生员工遣散费、商业伙伴的终止费用,可能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简而言之,被趣店曾经视为承担转型重任,号称“投入上不封顶”、“全面转型”的预制菜业务,仅仅两个月就折戟沉沙了。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预制菜赛道翻车,趣店自己和预制菜可能都要“背锅”。如果罗敏当初没有选择蹭东方甄选的热度,可能趣店在预制菜赛道的布局,还不会崩溃的如此之快。

在“预制菜”品牌战略发布会前,趣店在抖音上的宣传预热其实相当有章法。在各大平台密集地投放广告、在直播中大手笔送出上千台iPhone以及一分钱卖10万份酸菜鱼预制菜,以金钱开道的方式为其预制菜业务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然而千不该万不该的是,趣店选择在预制菜发布会后趁热打铁、去“碰瓷”董宇辉反被拉黑。

董宇辉一句刚刚大学毕业的导演小哥与趣店有“私人恩怨”,直接使得后者的校园贷黑历史被重新翻了出来,紧接着傅首尔与贾乃亮道歉、并终止合作,更是使得舆论出现了全方位的反噬。原先趣店的打算可能是通过烧钱换流量,在线上获取流量打响品牌后,开放加盟来赚取加盟商的钱。结果流量是有了,但这种负面流量让加盟商退避三舍,别更别提借助预制菜加盟重操放贷的旧业了。

当然,即便趣店当初没有翻车,预制菜这一赛道本身或许也很难使得其“翻身”。

为什么预制菜会走红?原因其实很简单,料理包这一现代食品工业的结晶,伴随着外卖行业的繁荣逐渐为消费者所熟知。在经过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放大后,消费者已经知道了他们点的许多外卖都是用料理包制作的,甚至相当多的餐厅也在大范围使用料理包,既然都是工厂预先制作的产品,那为什么不直接买预制菜、并跳过中间商避免被赚差价呢?

事实上,预制菜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外卖不卫生,而且缺乏时间或者能力自己做菜的需求。而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制成半成品,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其优势就是节省了买菜、洗菜、切配,乃至烹调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让在家做菜与煮泡面一样简单。

适应现代人更快生活节奏这一特征,也是预制菜赛道参与者向资本市场所描绘的蓝图,但他们都有意无意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预制菜并不等于料理包。通常,料理包的保质期都在180天以上、能够长期存储,但各种添加剂使得其始终摆脱不了“不健康”的刻板印象,特别是为了实现更长的保质期,料理包的钠含量往往极高,如果一餐吃一个料理包就可能会导致人体的钠摄入量超标。

比如说,目前主流的即烹预制菜,也就是更接近大众认知中料理包的模式,就被许多消费者吐槽不健康,并且由于保鲜的需求,从生产到加工、再到消费者手中由于全程需要冷链参与,所以物流成本相对也更高。而趣店预制菜号称“3天保质期”,做的则是即配预制菜,但这种模式基本等同于生鲜电商,而后者如今的境况,想必已经陷入破产风波的每日优鲜有很多话可说。

预制菜作为从B端兴起的概念,其能够在B端走红,靠的是连锁餐饮的强需求。毕竟连锁餐饮为了确保品控、最大限度降低厨师的影响,中央厨房出餐的预制菜就完美契合了这一要求。有了连锁餐饮持续且稳定的需求,预制菜这类食品工业的产物自然就会席卷大江南北。

然而在C端,由于消费者家中是不可能有餐厅中央厨房的设备,所以受限于加工条件,预制菜的实际表现多少是有些差强人意的。根据相关市场调查机构的统计,2022年有47.5%的国内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还原度低、食用体验不及预期。并且在预制菜的C端市场,健康、方便和口味几乎形成了不可能的三角,这更是几乎注定了这条赛道所要面对的艰难险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饱受质疑,预制菜进军C端市场为何困难重重?

前言

只有赢得消费者信赖,预制菜才能真正打开C端消费市场,迎来大发展。

题图:摄图网

撰稿:陈漠

此前,预制菜更多是在B端引发讨论,对C端的影响还局限在部分消费者的尝试以及网络报道中。

而如今,随着预制菜玩家不断布局C端,并在市场投放大量营销力量,预制菜C端销售的大门已经在缓缓开启。

前不久,趣店罗老板的一场预制菜直播则像个“导火索”,让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以一种“强势且凶悍”的方式出现在C端消费者的视野之中。“赠送1500台iphone13”“10万单酸菜鱼,只要1分钱”……诱人的礼品、几乎白送的价格,趣店用互联网企业的“野蛮”打法,瞬间激起大批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购买欲。

我们姑且不讨论趣店此前的业务结构,这个屡次跨界只为赚钱的“逐利者”进入,已经从侧面说明了预制菜的市场和潜力。而它之所以能一战成名,除了强力的多维营销,也得益于近年来大批企业在C端打下的“群众基础”。

冻品头部企业龙大美食在今年全面铺开线下终端店;

老牌预制菜企业、“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去年开始开放加盟店渠道;

原本做火锅食材生意的锅圈食汇,也利用自己原本的线下门店,逐渐将产品重心转向预制菜;

一手缔造瑞幸的陆正耀,以类似的打法孵化着舌尖英雄;

眉州东坡、海底捞等一众餐企,则直接将自己的门店、社交平台,当做自家预制菜的“前线阵地”

……

从供应商、生产商,到终端餐企,以及舌尖英雄、趣店这样的贴标销售商,预制菜的各环节企业都开始向C端突进,推动预制菜打通从生产线到家庭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01

预制菜进军C端,

消费者的质疑暴露行业短板

随着预制菜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一些消费者质疑不容忽视。

从信任度上来看,尽管预制菜在餐饮圈、资本圈被炒得如火如荼,但消费者对预制菜更多的仍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口味和食品安全是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最需要改进的部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决定着预制菜的天花板,而这一问题其实也一直在餐饮业中发生。

对预制菜来说,由于其生产在工厂,而且保存时间较长,消费者难免担心其中存在防腐剂或是食物长期保存自然产生的有害物质等。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35.9%的消费者偏好保质期7天内的预制菜,63.4%的消费者偏好1个月内的预制菜,也侧面说明了消费者对预制菜食安的担忧。

除了食安外,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另一大担忧主要集中在营养健康上。《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在C端预制菜需求中,“健康”高于“性价比”,仅次于“省时”排在第二位。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随着科学膳食、健身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90后、00后等消费主力对食物蛋白质、碳水、蔬菜等配比合理程度的需求层级不断被拉高,但市场上的大部分预制菜在这方面却仍存在一些劣势。

一来,为了保证保存时间,又避免使用防腐剂,不少预制菜会偏向重油、重盐,或是选择脂肪量较高的肉类和菜品。

二来,要实现理想的科学膳食,也就是高蛋白、低脂、低GI碳水,除了肉的种类选择有所讲究,蔬菜也必不可少,但预制菜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并减少保存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一般不会有太多蔬菜的出现,即便出现蔬菜,也多是玉米、根茎类等高碳水蔬菜,而非绿叶类蔬菜。

也因此,营养搭配不均衡、看起来不够健康,就成为一部分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担忧,就像一篇质疑文章所说:“买预制菜的初衷是吃得健康一点,但如果预制菜市场充斥的都是并不健康的产品,那不就成了绑架消费者了吗?”

02

赢得消费者信赖,

预制菜C端市场才能迎来大发展

消费者的质疑也不无道理。

从市场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预制菜要实现良性发展,必然要走向更安全、更健康、营养更均衡的道路。对于预制菜企业而言,想要更快地在C端实现销售突破,打消消费者的这些质疑也是势在必行。

毋庸置疑,要解决预制菜的食安以及健康问题,从源头入手一定是最根本的方法,但这要仰仗生产、保鲜、运输等技术的成熟与升级。

不难预见,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应该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在短期内,行业技术升级很难瞬间就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对于已经身处其中的预制菜企业而言,还是要考虑从其他方面下手,比如,优化预制菜产品的设置。

对很多B端餐企来说,所有食材、调料放在一起整体输出的产品更为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但对C端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产品降低了灵活度,形成很多的“不得不”,比如不得不吃这么多盐,不得不放这么多油。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目前,一些“大厂”出品的预制菜,将各种调料进行了分装,让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需要,自行控制油、盐、辣椒等调料的比例,对C端消费者而言就显得更加友好,也让预制菜更加安全健康。

同时,《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调研发现,不少消费者会自己购买蔬菜对预制菜进行二次加工。

对此,预制菜企业可以从产品和销售模式入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购买选择,从而改善预制菜营养不均衡的情况,直击消费者需求。比如,现在不少预制菜C端“玩家”都有自己的线下门店或销售渠道,就可以在店内增加一些生鲜产品,增加门店产品的多样性,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可以用套餐等形式进行预制菜和净菜、生鲜蔬菜的搭配销售。

从B端走向C端,预制菜的销售市场虽然显得很热闹,但离真正打开市场的大门,还有一定的距离,而预制菜在食安、健康方面的短板,也是C端销售者需要更加关注的部分。

只有赢得消费者信赖,形成消费习惯,预制菜才能真正打开C端消费市场,迎来大发展。

作者:piikee | 分类:加盟排名 | 浏览:2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