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原早餐头脑,以及太原早餐成品粥批发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头脑”是山西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出售“头脑”的饭店: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太原清和元,头脑是太原的经典早点之一,老店“清和元”。头脑口味清淡,辅以腌韭菜。配着山西黄酒,和羊肉烧麦,实在是美味,且营养充足。
简介
它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早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太原各清真饭店都争相推出头脑。头脑,是一种滋补食品。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经常食用,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因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喝头脑时佐食的“帽盒”,也是太原的风味特产。帽盒是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喝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在头脑里,喷香耐嚼,别有风味。[1]
头脑传说
头脑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药膳食品,对人体有着滋补作用,效果甚佳。传说,明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创制了“八珍汤”让母亲康复。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清和元”挂牌。“八珍汤”则易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此品属滋补药膳,是在一碗面糊里,放上三大块羊腰窝肉、一块藕鲜和一条山药,吃时撒上3.3厘米长的韭菜节。(孙涛的《朱衣道人》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其中的八珍为:黄芪、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长山药、酒糟、腌韭菜)[2] 。
头脑典故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 头脑即头脑酒,头脑酒也称为头脑汤。第71回西门庆住在何千户家,晨起吃罢姜茶、粥,“又拿上一盏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看其成分,确实更像一种早点汤食,第98回陈经济留宿在韩爱姐房里,“约饭时才起来。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这是阳春三月天气,自然不必再借酒驱寒,这一碗头脑应该是当滋补品的。据推算,雷横看白秀英演出的时间在二月中,李小二赶的这碗头脑,只怕荡寒、滋补的功效都有。《水浒》提及头脑只此一次,梁山好汉生活的北宋时期人们是否已开始享用头脑,不得而知,但由《金瓶梅》和《涌幢小品》的描写不难看出,头脑在明代已很流行。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也曾提到它。
山西有名的风味小吃“头脑”,据称出于明末清初傅山所配制的“八珍汤”,但若说其远祖便是李小二“赶”的那碗“头脑”头脑即头脑酒,是一种用肉和杂味配制的滋补酒。明朱国桢《涌幢小品》专门有一条介绍说:“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这情形可以从《金瓶梅》得到验证,第70回西门庆赴京朝见,时当十一月,何太监请他吃东西:“天气寒冷,拿个小盏来,没甚么肴,亵渎大人,且吃个头脑儿罢。”西门庆担心红了脸不好去见官拜部,何太监道:“吃两盏儿荡寒,何害!”于是西门庆就吃了一大杯。第72回西门庆起早等何千户到来,“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
12年如一日,送出100万碗“爱心粥”,他们的善举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匿名捐米者络绎不绝,以爱心驰援爱心,汇成了一条“爱河”——
一碗“爱心粥” “熬”了十二年
“快过年了,又收到匿名爱心人士捐寄来的大米,每每收到这些米,都更坚定了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1月20日,省妇幼保健院对面巷子口的“大强家常菜馆”负责人乔志明感慨地说。
一碗热乎乎的大米粥,他们精心“熬”了12年,一份份爱心随着这碗热粥送到每一个角落。每到夜幕降临,他们都会把“爱心粥”送给在附近看病或者有需求的人。在他们善举的带动下,多年来,社会各方人士踊跃捐米,自发加入爱心行动。
一碗粥送出爱心
店内,一碗粥2元钱;店外,“爱心粥”免费送。
“这个粥免费送?给我舀一碗吧,我妈住院只能喝粥,谢谢。”晚6时许,“大强家常菜馆”门前的“爱心粥”引得患者家属李先生驻足。
“有需要就过来,每天这时候都免费送。”厨师郭斌熟练地将盛好大米粥的保温桶递上。不一会儿,一位环卫工师傅也领到了一碗热粥。
淘米、泡米、起锅……每天中午忙完饭店的工作,郭斌就又开始熬制“爱心粥”了,从未间断。傍晚5时30分,他会准时将印有“为患者战胜疾病添把力”的牌子立在店门口。
“附近有3家医院,来领粥的多是患者及家属,粥必须熬得软糯,易消化。”郭斌说,为保证“爱心粥”质量,饭店专门让他负责这项工作。在他之前,不论员工怎么换,熬粥的接力从未间断。
多年来,“爱心粥”一直在,粥也越熬越“精细”。起初,粥熬到能插住筷子,但人们反馈太稠,又有了调整;考虑到患者吃了绿豆会解药,干脆只熬大米;遇上腊八、春节,还会有五谷粥、八宝粥。
一段情萌生送粥
“最初,‘爱心粥’是我哥和他的朋友张刚发起的,缘由他陪父亲看病时的亲身感受。” 乔志明告诉记者。
2004年,乔志明的表哥王强,陪父亲在山医大二院看病。由于病人饮食特殊,就诊的半年时间里,他不得不每天在医院附近的出租屋熬粥。每每看到患者家属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禁感同身受,他希望尽己所能为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后来,王强在医院附近开了饭店,想着如能帮助与他曾经一样身处困境的人,应该是件幸福事。王强的这一想法与朋友张刚一拍即合。
前期准备粗略算投入2000多元。2010年5月29日,第一碗“爱心粥”送了出去,引起医院病患和家属的围观,两大锅粥半个多小时见了底。
一本账爱意涌动
王强的善举感染着众多有爱心的人,12年间,参与捐米的有近千人,形成一支无形的“爱心粥团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爱心播洒在有需要的地方,传递爱与温情,“爱心粥”里每一粒米背后,都蕴藏着助人为乐的爱心。
“2014年4月3日,山亚大地评估规划勘测有限公司(第4次)捐大米100公斤;2015年6月30日,无名氏捐大米8袋,每袋25公斤;2016年5月8日,张刚送过来大米8大袋……2022年1月13日,爱心人士通过快递寄来有机大米两袋。”两本捐赠本记录着这些年来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大米的信息。
让乔明志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武女士,吕梁人,当时她家孩子患紫癜在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孩子饮食忌油腻,多次领过“爱心粥”。后来,武女士不仅到饭店告知孩子康复出院的好消息,还专程送上一袋米表谢意,希望自己捐的米能帮助到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乔志明说,捐米的大多数是陌生人,相貌早已记不清,经常是放下米就走,也不留姓名,好多甚至未曾谋面,但他们捐米的目的只有一个:伸出援手,温暖他人。这些年,饭店也坚持做到“专米专用”,把每一粒“爱心米”都熬进粥里……
一位金姓老师,默默为“爱心粥”捐米两三年,谈起初衷,他顿时沉默,片刻之后,打开了话匣子。2011年,母亲的过世对他打击不小,心情低落。一次偶然得知“爱心粥”,了解到饭店老板王强也曾陪至亲看病,最后却无力挽回亲人生命的经历,击中了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不禁潸然泪下。再看眼前的王强和“爱心粥”,金老师被深深感动,为“爱心粥”捐米多次。
“尽绵薄之力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一位来自临汾的罗医生说,自2015年以来,他虽然不能亲自到太原做义工参与“爱心粥”活动,但坚持每年通过快递,将质量上乘的大米发到王强的饭店,有时来太原办事,也要抽空拎上两袋大米放到店里。7年间,用于捐米的花费早已记不清,但让他高兴的是“爱心粥”依然在。
一生愿人间有爱
“帮助别人是件幸福的事,再小的善行也胜过再大的善念。”这项爱心活动发起人之一的张刚,时常被爱的力量深深感动。他回忆,曾经有位老大爷,得知“爱心粥”的事,非要捐1000元,但饭店有规矩:“只接受捐米,不接受捐钱”,老人失落地离开。没想到,几天后,他带着超市员工直接将买下的两袋米搬来。
张刚说,正是有许许多多像老大爷一样的爱心人士,让“爱心粥”传递着人间真情,慰藉着需要帮助的人。12年来,这份爱心逐渐汇入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汇成一条“爱河”。饱含着爱与力量的“爱心粥”,于患者而言,这碗热粥也许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于捐米者来说,收获着幸福的回报。有位叫欢欢的小学生,和爸爸一起参与捐米送粥后,不仅改掉了剩饭的坏毛病,还在幼小的心灵埋下一颗献爱心的种子。
“只要饭店一天开着,‘爱心粥’就会一直送。”王强不假思索地这样说。他告诉记者,他将这项爱心活动坚持下去的初心从未改变,每一次收到患者康复信息的反馈,都化作坚持做这件好事的源源动力,曾经那些免费送粥过程中经历的困难都不值一提。 记者 李晓琳 文/摄 太原晚报